先生則表示,他的手總是放在肚子前面,並做了個手勢來示意。
太太嘟囔道:“那只是你不知道而已。”
病人表現出帕金森氏症的症狀,因此診斷為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(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, RBD)是合理的。
那麼這種情況究竟是什麼呢?我們通常將其稱為異睡症(parasomnia)。最重要的是要區分這些症狀發生在睡眠的哪一階段,可能是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(RBD)。
這需要通過電生理檢查來進行金標準診斷,即整夜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(Polysomnography, PSG)。
但由於不是所有醫院的相關科室都配備有此類設備,因此一些病史詢問和相關研究問卷可以幫助進行初步篩檢。
問卷評估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(RBD),恰當嗎?
一項研究利用問卷來評估是否存在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(RBD),並以PSG作為確診標準,提出以下問題:
- 我有時會做非常生動的夢。是/否
- 我的夢境經常包含攻擊性或充滿動作的內容。是/否
- 我的夢境內容大多與我夜間的行為相符。是/否
- 我知道我在睡覺時手臂或腿會動。是/否
- 因此,我曾經(幾乎)傷害到我的床伴或自己。是/否
- 在我的夢中,我有或曾經有以下現象:
- 說話、大喊、咒罵、大聲笑 是/否
- 突然的肢體動作、“打鬥” 是/否
- 手勢、復雜的動作,這些在睡眠中無用,例如揮手、敬禮、驅趕蚊子、從床上摔下 是/否
- 床邊的物品掉落,例如床頭燈、書本、眼鏡 是/否
- 我的動作會讓我醒來。是/否
- 醒來後,我大多能很好地記得我的夢境內容。是/否
- 我的睡眠經常被打擾。是/否
- 我有或曾有神經系統疾病(例如中風、頭部創傷、帕金森症、不寧腿綜合症、嗜睡症、抑鬱症、癲癇、腦部炎症性疾病),是哪種?
在與對照組1(接受PSG檢查的組別確認非RBD)比較時,發現RBD組的平均分數為9.5±2.8分,顯著高於對照組1的4.6±3.0分。
若以5分作為閾值,其敏感性為0.96、特異性為0.56,這意味著敏感度很高,容易發現病例,但不適合用於區分癲癇和夢遊症。
與對照組2(健康組)相比,健康組的平均分數為2.02±1.78分。若以5分作為閾值,其特異性為0.9。
總的來說,雖然使用5分作為閾值可以容易地發現病例,但它不太適合用於某些鑑別診斷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夜間發作的癲癇也可能有類似症狀。
非動眼期異睡症(non rapid eye movement parasomnia),包含夜驚症(sleep terror)、睡遊症(somnambulism)和覺醒困惑症(confusional arousals),也都是要靠枕邊人的病史、攝像機錄影才能鑑別診斷的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