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佳彥醫師: 醫師說我心臟有一個洞?跟中風有什麼關係

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

醫師說我心臟有一個洞?跟中風有什麼關係

作者:林佳彥




小張:「醫生,為什麼我會中風呢?我平時生活習慣很好,沒有抽菸,也沒有家族早期中風的病史。」

我:「張先生,您的狀況稱為隱源性中風(cryptogenic stroke)」

我闢哩啪拉的講出下列一大串:「我們做了一系列的檢查,目前沒有查到陣發性的心房顫動,胸前心臟超音波顯示為正常,也沒有其他自體免疫或高凝血狀態,但顯示您心臟可能有一個洞,這可能是我們稱為開放性卵圓孔(PFO)或心房中隔缺損的情況。」

小張:「心臟有洞?那是怎麼回事?」

我:「我們使用微小氣泡檢查(microbubble test)時,發現有等級4的氣泡,這意味著有超過30個氣泡甚至快形成淋浴效應(shower)。需要進一步小兒心臟超音波檢查。這可能是您中風的原因之一。」

39歲的小張,糖化血色素為5.6%,不抽菸,低密度脂蛋白(LDL)99,因為左側顳頂葉中風入院,說話會有苦思卻講不出名字的情形,沒有家族早期中風病史,沒有陣發性的心房顫動,胸前心臟超音波顯示為正常,也沒有其他自體免疫或高凝血狀態。

在尋找中風原因時,醫師使用微小氣泡檢查(microbubble test),發現有等級4的氣泡,另小兒心臟超音波顯示有左向右分流。


醫師說心臟有一個洞是什麼意思?


當醫師提到「心臟有一個洞」時,指一種稱為心房中隔異常的情況。這可能包括卵圓孔未閉(PFO)、心房中隔缺損(ASD)或心房中隔瘤樣變(ASA)。這些情況涉及心臟上部兩個腔室(心房)之間的隔膜(中隔)中的缺陷或開口。
心房中隔異常的類型:
卵圓孔未閉(PFO): 出生後沒有正常閉合的小瓣狀開口。
心房中隔缺損(ASD): 一個較大的洞,可能導致心房之間的血流問題。
心房中隔瘤樣變(ASA): 中隔中的膨脹或異常,可能增加血栓的風險。


心房中隔異常如何導致中風


心房中隔異常會增加中風風險,原因是可能出現反常栓塞(paradoxical embolism)。這種情況發生在血栓(栓子)反向從靜脈進入心臟並通過缺陷進入動脈系統,最終可能到達大腦並引起中風。
反常栓塞: 這是心房中隔異常導致中風的主要機制。靜脈中形成的血栓可以繞過肺部(通常在那裡被過濾掉),通過心臟缺陷到達大腦。
增加的風險因素: 某些情況,如深靜脈血栓(DVT),可能增加血栓形成和隨後中風的風險,特別是如果您有心房中隔異常。




與中風的相關性


研究顯示,基於臨床特徵(如年齡和血管風險因素)、影像學特徵(如大腦影像中的皮質梗塞)和心臟解剖特徵(如大的分流或心房中隔瘤樣變)。對於那些中風被認為與 PFO 高度相關的患者,封閉 PFO 可以顯著降低中風復發的風險。


診斷與治療


診斷: 通常初步透過微小氣泡檢查(microbubble test)後,以胸前心臟超音波(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)穿食道心臟超音波(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)來進行進一步診斷。

治療: 可能根據缺陷的類型和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。選項包括監測、防止血栓形成的藥物或封閉缺陷的手術,例如導管封閉術或手術。


下一步該做什麼


定期檢查: 定期跟進您的神經科、心臟科或小兒心臟科醫師以監測病情非常重要。
藥物治療: 您可能會被處方抗血小板藥物來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,
進行經皮卵圓孔關閉術(經由心導管的方式將導管伸進缺損處封堵)。
健康生活方式: 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,包括定期運動、均衡飲食以及避免吸煙,有助於管理整體心血管風險。


結論


了解心房中隔異常或卵圓孔未閉與中風風險之間的關係,可能可以減低再中風的風險。如果您有任何症狀或疑慮,請務必與您的醫師討論,獲得恰當的建議和治療選項。


相關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