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佳彥醫師: 我感覺頭部像有電流流過,這是癲癇嗎?

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

我感覺頭部像有電流流過,這是癲癇嗎?






「我感覺頭部像有電流流過,這是癲癇嗎?」
「我眼皮不停地跳,這會是癲癇發作的徵兆嗎?」

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這些症狀與癲癇的關聯,但癲癇的表現形式非常多樣,通常不僅僅局限於這些症狀。讓我們來看幾個例子:

52歲的小強從20歲開始有發作。發作通常從左上背部的麻木感開始,逐漸蔓延至左上肢和左臀部,最後影響到左下肢。有時,他還會伴隨意識喪失和手腳的反覆動作。

15歲的小羅從10歲開始有發作。在發作期間,他會出現發愣和嘴角下垂的現象,發作過後左眼的眼皮會不停跳動。過度換氣會誘發發作。

30歲的小可自26歲開始有發作。發作前,她會感到寒毛直豎,隨後出現發楞和對呼喚無反應的狀態,有時伴隨嘴巴咀嚼的動作。

5歲的妮妮從10歲開始有發作,表現為雙側複雜的動作,如踢腿、掙扎和騎自行車般的動作。她在晚上睡覺時特別容易發作,一晚可能多次發作。

10歲的小明從8歲開始有發作,小明突然感到視野中出現了閃爍的光點,隨後他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向一側偏斜。這種發作通常非常短暫。在這次發作之後,他的父母注意到小明的視力似乎暫時受到了影響。

28歲的小英從13歲開始有發作。在早上刷牙時,她有時會因手部抽搐而甩掉牙刷或漱口杯。偶爾,她會經歷全身性的發作,突然出現的閃光可能會引起抽搐。

20歲的小蘭從8歲開始有發作。在發作期間,她情緒不穩定,意識模糊。在這種狀態下,她會睜大眼睛盯著前方,動作變慢,偶爾會出現雙上肢輕微的抽搐、嘴巴抖動,以及軀幹的抽動和震顫。

這些例子展示了癲癇的多樣性,包括局部發作、全面性發作,以及非抽搐性的癲癇重積(Non-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)。


需要做些什麼檢查


腦電圖(腦電波)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供幫助,但如果錄製時間太短,或者癲癇的放電點太深,神經元放電量不足,腦電圖可能無法顯示出癲癇樣的放電波。

因此,即使腦電圖上看不到癲癇樣放電波,也不能完全排除癲癇的可能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腦電圖顯示出癲癇樣放電波,也不一定意味著患有癲癇。這是因為需要將癲癇樣放電波與良性的尖銳腦波區分開來。

此外,一定比例的無症狀人群的腦部也可能顯示出癲癇樣放電波。


腦電圖聽起來好不可靠,那應該如何診斷癲癇?


實際上,腦電圖只是診斷過程中的輔助工具,但它的價值仍然不可替代。除了重複進行腦電圖檢查外,目擊者的觀察也非常重要。

在確保患者安全並處於復甦姿勢後,可以進行以下操作:

使用手機錄影。




記錄發作時間。

觀察患者的眼睛、頭部最初轉向的方向、嘴巴是否有動作、舌頭是否被咬傷、是否有大小便失禁,以及四肢的姿勢,是伸直還是呈現跳動抽動的彎曲姿勢。

雖然這些步驟聽起來有些繁瑣,但使用手機錄影是最簡便、最有效的方式,可以幫助醫生進行診斷。

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癲癇患者及其家屬更好地處理這種狀況!


如何找到我